
一、清明节由来
清明节又称踏青节、行清节、三月节、祭祖节等,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。清明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在古代清明是个重要的节气,每年清明,雨水充沛,正是古人农耕的好时节,农谚有云“清明前后,种瓜种豆。”后来与寒食节、上巳节融合逐渐演变为清明节,并增添了扫墓祭祖和踏青郊游的习俗。
二、清明节习俗
1.扫墓祭祖
清明是扫墓祭祖、缅怀先烈的日子。在民间,清明节前后人们带着祭品去扫墓祭祖,告慰先人。
2.踏青
踏青古时又称寻春、探春。“梨花风起正清明,游子寻春半出城。”清明时节,春意盎然,出游踏青不仅能欣赏美景还能锻炼身体。
3.插柳
清明时节,柳树萌发新芽,摇摇曳曳,欣欣向荣。古谚云:“柳条青,雨蒙蒙;柳条干,晴了天。”智慧的先民将柳条插在屋檐下预报天气,以便安排农桑之事。
温馨提示:扫墓祭祖和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传统习俗,但近期多地疫情高发,建议大家非必要不外出,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,注意做好个人防护,不参加聚集性活动。微诺科技全体员工祝您假期愉快!